第十五届蓝桥杯C/C++A组比赛补题记录_蓝桥封印宝石-程序员宅基地

技术标签: c++  c语言  蓝桥杯  

大致感想

第一次参加蓝桥杯A组比赛,感觉自己的水平确实还远远不够。。。

这篇文章算是督促自己补完这次蓝桥杯A组省赛的所有题目吧。

题目文件链接:第十五届蓝桥杯C/C++A组蓝桥杯省赛题目

题目解法思路要么是自己赛场上想到的,要么是在网上看到的思路分享,因本人水平有限,并且现在还没有能检验代码正确与否的地方,确实也不知道自己有些想法是对是错,若出现错误请帮忙指正,若有好的解法或思路也希望能在评论区分享一下。

试题 A: 艺术与篮球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题目解法

这是一道填空题,比赛时我也没什么多的想法,填空题就都是用暴力写的。可惜这道题我比赛的时候还是写错了,当时闰年的判断不会写。。。2000年是闰年没算进去导致差了一天,确实有点幽默了。

大致思路:枚举20000101到20240413之间的数字,去判断数字代表的日期是否合法,然后对数字换算成其对应汉字的笔画总数,统计大于50的有多少。

代码

#include<bits/stdc++.h>
using namespace std;

int a[10]={13,1,2,3,5,4,4,2,2,2};

//换算成汉字笔画总数,若大于50则计数 
int getsum(int x){
	int sum = 0;
	while(x){
		sum += a[x%10];
		x /= 10;
	}
	return sum>50?1:0;
}


int main(){
	int ans = 0;
	for(int i = 20000101; i <= 20240413; i++){
		int y = i/10000, m = i/100%100, d = i%100;
		if(m == 0 || m > 12 || d == 0){//不合法日期 
			continue;
		}
		//2月的天数要看是否为闰年 
		if(m == 2){
			//判断是否为闰年 
			if(y%4==0 && y%100!=0 || y%400==0){
				if(d > 29)continue;
			}
			else{
				if(d > 28)continue;
			}
		}//4,6,9,11为小月
		else if(m==4||m==6||m==9||m==11){
			if(d>30)continue;
		}//其他为大月
		else{
			if(d>31)continue;
		}
		ans += getsum(i);
	}
	cout << ans << endl;
}

答案应该是3228,呵呵,我赛场上写的3227也是很合理的。

试题 B: 五子棋对弈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题目解法

这也是一道填空题,我当时想的是也就5*5,25个格子,枚举2^25种情况也不是特别多,暴力也可以很快出答案所以当时也没多想,就用25位的01串代替这个5行5列的棋盘。然后判断每种情况是否合法。

假定白为1,黑为0,因为白棋先下,所以终局时白字数量应该为13,黑子数量为12,同时要求平局,每一行每一列还有两个对角线都不能有5个相同的棋子相连。

代码

#include<bits/stdc++.h>
using namespace std;

int a[5][5];

int check(int x){
	int bai = 0;//白子数量
	for(int i = 0; i < 5; i++){
		for(int j = 0; j < 5; j++){
			a[i][j] = x % 2;
			bai += a[i][j]; 
			x /= 2;
		}
	}
	if(bai != 13)return 0;
	
	for(int i = 0; i < 5; i++){
		int baix = 0;//每一行统计白子数量 
		for(int j = 0 ; j < 5; j++){
			baix += a[i][j];
		}
		if(baix == 5 || baix == 0)return 0;
	}
	for(int i = 0; i < 5; i++){
		int baiy = 0;//每一列统计白子数量
		for(int j = 0 ; j < 5; j++){
			baiy += a[j][i];
		}
		if(baiy == 5 || baiy == 0)return 0;
	}
	//两个对角线判断下
	int bai1 = 0, bai2 = 0;
	for(int i = 0; i < 5; i++){
		bai1 += a[i][i];
		bai2 += a[i][4-i];
	}
	if(bai1 == 5 || bai1 == 0)return 0;
	if(bai2 == 5 || bai2 == 0)return 0;
	return 1;
}


int main(){
	int ans = 0;
	for(int i = 0; i < (1<<25); i++){
		ans += check(i);
	}
	cout << ans << endl;
}

答案应该是3126376。赛场上这题似乎写对了。。。至少没有暴零,还是很不错的。

试题 C: 训练士兵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题目解法

我赛场上看到这题最初的想法是这样的:

要不要进行组团训练,就是看组团训练花费的s金兵比现在还要进行训练的每个人的个人花费训练总和sum谁大谁小,如果s小那就进行团队训练。只要计算出进行了几次组团训练,也就可以算出最小总花费是多少。其实我感觉应该是有点贪心的做法吧。

看代码再详细说一下具体做法吧。

代码

#include<bits/stdc++.h>
using namespace std;

const int N = 1e5+10;
struct node{
	long long p, c;
	bool operator<(const node &b){return c < b.c;}
}a[N];

//sum应该用map表示的 
const int NS = 1e6+10;
long long sum[NS];//sum[i]代表训练次数为i的各士兵的个人花费的金币总数之和
int main(){
	int n;
	long long s;
	cin >> n >> s;
	long long sumall = 0;
	for(int i = 1; i <= n; i++){
		cin >> a[i].p >> a[i].c;
		sumall += a[i].p;//先统计出总和
		sum[a[i].c] += a[i].p;
	}
	
	//按照其训练次数升序排序
	sort(a+1, a+n+1);
	
	//贪心的去计算要几次组团训练才能得到最少的总金币数量· 
	int pre = 0, now = a[1].c;
	for(int i = 1; i <= n; i++){
		//当次数发生变化时,要减去now次数士兵的花费总数
		if(now != a[i].c){
			sumall -= sum[now];
			pre = now;
			now = a[i].c;
		}
		//当组团训练s花费大于个人花费之和时退出循环
		if(s > sumall)break;
	}
	
	//因为在now的时候s>sumall,所以说pre表示的数其实就是最多的团建数量
	//计算答案
	long long ans = pre*s;
	for(int i = 1; i <= n; i++){
		if(a[i].c <= pre)continue;
		ans += a[i].p*(a[i].c - pre);
	}
	cout << ans << endl;
}

时间复杂度其实就是在排序那里 O ( n l o g ( n ) ) O(nlog(n)) O(nlog(n)),这样写我感觉应该是差不多了吧,有问题的话说一下。
呵呵,就算我这样的做法真的是对的,复盘的时候发现我比赛时代码还是写错了,乐。这题目是越补越心凉了。算了,重在参与。

试题 D: 团建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题目解法

考场上有想法,也写了代码,但出考场后突然发现想法有点问题,估计这题也寄了吧。
去学学其他正解吧,之后回来补题。


在B站看了一位大佬的讲解,感觉他的解法挺对的,学习了下他好多题目的解法,接下来补题的D、E都是用的他的思路写的代码。
视频链接:蓝桥杯C++A组思路分享
对于任意结点,其儿子结点的权重互不相同题目中这个条件确实很重要,当时在考场上我确实是想利用这个条件做这题,但当时没想清楚,导致考场上代码写的很有问题,条件也没利用好,还是思维和能力不行、认识不够深入导致的。

这种解法主要的基本思想:
其实就是充分利用对于任意结点,其儿子结点的权重互不相同这个条件,由于一个结点没有相同的分支,其实两棵树只会走一遍,不会回头重复处理。
我们可以把大小为n的树作为主树,利用set先预处理出大小为m的树中每个节点儿子的信息,再去遍历大小为n的树,利用set已经从小到大排序好的单调性进行二分查找是否存在有大小相等的结点,这样去枚举其前缀,记录最长前缀的长度。时间复杂度应该是O(nlog)没得跑,时间上应该不会出问题。

题目代码

#include<bits/stdc++.h>
using namespace std;


const int N = 2e5+10;
int c[N], d[N];
vector<int>g1[N],g2[N];//g1代表大小为n的树,g2代表大小为m的树
set<pair<int, int> >s[N];//存放g2每个结点所有儿子的信息pair第一位存大小,第二位存其编号

//遍历大小为m的树,预处理大小为m的树的信息
void dfs_m(int u, int f){
    //遍历到每一个点时,将其加入到他的父节点的集合上
    if(f)s[f].insert({d[u], u});//第一位存大小,第二位存其编号
    for(auto v:g2[u]){
        if(v == f)continue;
        dfs_m(v, u);
    }
}


int ans = 0;
//以大小为n的树为主树进行遍历,统计答案
//u为n树遍历到的结点,f为u的父节点,u_m为n树中u对应于m树中的结点
void dfs(int u, int f, int u_m, int sum){
    ans = max(ans, sum);
    for(auto v:g1[u]){
        if(v == f)continue;
        //找到v在m树里大小相等对应的结点
        auto v_m = s[u_m].lower_bound({c[v], 0});//这边查找以第一位为主要关键字,第二位0肯定找不到的,所以找到第一位大小相等就返回其迭代器位置,只要判断找到的数字和查找的数字是否相等即可。
        if((*v_m).first != c[v])continue;//找不到就不用继续往下搜索了
        //找到了就继续往下搜索
        dfs(v, u, (*v_m).second, sum+1);
    }
}


int main(){
    //输入数据
    int n, m;
    cin >> n >> m;
    for(int i = 1; i <= n; i++)cin >> c[i];
    for(int i = 1; i <= m; i++)cin >> d[i];
    for(int i = 1; i < n; i++){
        int u, v;
        cin >> u >> v;
        g1[u].push_back(v);
        g1[v].push_back(u);
    }
    for(int i = 1; i < m; i++){
        int u, v;
        cin >> u >> v;
        g2[u].push_back(v);
        g2[v].push_back(u);
    }
    //预处理大小为m的树的信息
    dfs_m(1, 0);
    //遍历大小为n的树,计算最长前缀
    if(c[1] == d[1])
        dfs(1, 0, 1, 1);
        
    cout << ans << endl;
    return 0;
}

在补这题写代码时候我对这个C++STL里的set和pair的组合也不是特别熟悉。。。
set和pair一起用具体服从什么规则我也不是很懂,测试了几个数据,set内嵌套pair好像是默认以pair的第一位为第一关键字,第二位为第二关键字从小到大排序。
虽然我觉得这种解法挺对的,但这种解法的代码还是很依赖C++的STL的,不熟悉STL就算想到了这种思路估计想写出来也还是很困难的。

试题 E: 成绩统计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题目解法

这个是真不会,考场上就没什么思路。


这题还是学的那位B站大佬解法。
视频链接:蓝桥杯C++A组思路分享
假设我们没学过什么概率的相关知识,这边就用题目里的公式先推导一下均值(期望)和方差的关系:

v ‾ = ∑ i = 1 k v i k \overline{v}={\sum_{i=1}^kv_i\over k} v=ki=1kvi
σ 2 = ∑ i = 1 k ( v i − v ‾ ) 2 k \sigma^2={\sum_{i=1}^k{(v_i-\overline v)^2}\over k} σ2=ki=1k(viv)2
因此有:
σ 2 = ∑ i = 1 k ( v i − v ‾ ) 2 k = ∑ i = 1 k ( v i 2 − 2 v i v ‾ + v ‾ 2 ) k \sigma^2={\sum_{i=1}^k{(v_i-\overline v)^2}\over k} ={\sum_{i=1}^k{(v_i^2-2v_i\overline v+{\overline v}^2)}\over k} σ2=ki=1k(viv)2=ki=1k(vi22viv+v2)
其中 v ‾ \overline v v可以看成常数, v i v_i vi作为唯一变量
故公式可化为:
σ 2 = ∑ i = 1 k ( v i 2 − 2 v i v ‾ + v ‾ 2 ) k = ∑ i = 1 k v i 2 − 2 v ‾ ∑ i = 1 k v i + ∑ i = 1 k v ‾ 2 k = ∑ i = 1 k v i 2 − 2 v ‾ ∑ i = 1 k v i + k v ‾ 2 k = ∑ i = 1 k v i 2 k − 2 v ˉ v ˉ + v ˉ 2 = ∑ i = 1 k v i 2 k − v ˉ 2 \sigma^2 ={\sum_{i=1}^k{(v_i^2-2v_i\overline v+{\overline v}^2)}\over k} ={\sum_{i=1}^k{v_i^2}-2\overline v\sum_{i=1}^kv_i+\sum_{i=1}^k{\overline v^2}\over k} ={\sum_{i=1}^k{v_i^2}-2\overline v\sum_{i=1}^kv_i+k{\overline v^2}\over k} ={\sum_{i=1}^kv_i^2\over k}-2\bar v\bar v+\bar v^2 ={\sum_{i=1}^kv_i^2\over k}-\bar v^2 σ2=ki=1k(vi22viv+v2)=ki=1kvi22vi=1kvi+i=1kv2=ki=1kvi22vi=1kvi+kv2=ki=1kvi22vˉvˉ+vˉ2=ki=1kvi2vˉ2

即可得方差=平方的均值-均值的平方
故本题解法大致思想:
1.二分得到满足要求的最小人数,二分的时间是log(n)的
2.每次二分后,进行排序,由于方差是随机变量与其期望间的关系,即随机变量波动性的体现,前x数中的最小方差必然是这x个数在排序后以某一位置开始连续取k个值的方差,这个排序sort是nlog(n)的时间。(这里就不证明为什么排序后连续的k个数会是最符合要求的了,其实可以感性理解下,真要证明或许可以交换选择的连续的k个数里的一个数和k个数外面的数,方差应该是变大了。。。)
3.然后就是去找是否满足条件,继续二分。
由此可得时间复杂度大概是 O ( n l o g 2 ( n ) ) O(nlog^2(n)) O(nlog2(n))
应该是不会超时的,感觉这种做法挺对的,写起来也不是特别困难,可能一些细节还是要小心把,比如int、long long数字大小会不会超什么的。

题目代码

#include<bits/stdc++.h>
using namespace std;

const int N = 1e5+10;
int a[N];

int main(){
    //输入数据
    int n, k, T;
    cin >> n >> k >> T;
    for(int i = 1; i <= n; i++)
        cin >> a[i];
    //答案具有单调性,二分最少需要前多少个学生
    double M = 1.0*T*k*k;//作为方差答案比较
    int l = 1, r = n, res = n+1;
    while(l <= r){
        int mid = (l+r)/2;
        //将数据进行转换
        double b[n+1], pf[n+1], sum[n+1], ans = 1e21;
        for(int i = 1; i <= mid; i++){
            b[i] = a[i];
        }
        //从小到大排序,便于计算其最小方差
        sort(b+1, b+mid+1);
        //记录平方前缀和、前缀和
        for(int i = 1; i <= mid; i++){
            pf[i] = pf[i-1] + b[i]*b[i];
            sum[i] = sum[i-1] + b[i];
        }
        for(int i = k; i <= mid; i++){
            double res = k*(pf[i] - pf[i-k]) - (sum[i] - sum[i-k])*(sum[i] - sum[i-k]);
            ans = min(ans, res);
        }
        if(ans < M){
            r = mid - 1;
            res = min(res, mid);
        }
        else l = mid + 1;
    }
    if(res == n+1)
        cout << -1 << endl;
    else
        cout << res << endl;
}

我对题目的认识和二分的认识还是太浮于表面了。。。

试题 F: 因数计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题目解法

这个也不会,我下意识的想去统计因子对,然后再去算四元组,但也没想到接下来怎么去做,考场上就打了个O(N^4)的暴力,暴力去枚举ijkl的情况是否符合条件。


在B站上看到大佬发的题解视频,学习了一下解法
参考解法视频:2024年蓝桥杯C/C++ A组AK代码带写题解
这题与H题封印宝石算是这次比赛难度最高的题目了吧

容斥解法

题目大意:给定 n n n个正整数的数组 a 1 a_1 a1 a n a_n an,问有多少个有序四元组 ( i , j , k , l ) (i,j,k,l) (i,j,k,l),满足 a i ∣ a k a_i|a_k aiak a j ∣ a l a_j|a_l ajal,即 a i a_i ai a j a_j aj分别是 a k a_k ak a l a_l al的因子,其中 i ≠ j ≠ k ≠ l i\neq{j}\neq{k}\neq{l} i=j=k=l

1.有序二元组的计算

我们想要计算满足问题的有序四元组的数量,直接计算有序四元组是很困难的,这个有序四元组可以看成两个有序二元组的组合, ( i , j , k , l ) (i,j,k,l) (i,j,k,l) 可以分为 ( i , k ) (i,k) (i,k) ( j , l ) (j,l) (j,l),其中满足 a i ∣ a k a_i|a_k aiak a j ∣ a l a_j|a_l ajal
由此,我们先把问题变得简单,可以先计算有序二元组的数量再去计算有序四元组的数量。
那我们其实可以先想想在这个数量为n的正整数数组里怎么计算有序二元组 ( p , q ) (p,q) (p,q)的总数量

我们要计算的有序二元组 ( p , q ) (p,q) (p,q)要满足的要求肯定是 p ≠ q p\neq{q} p=q a p ∣ a q a_p|a_q apaq
假设我们已经知道了在这个数组中一个数字 i i i他有多少个倍数 f ( i ) f(i) f(i)(假设这个 f ( i ) f(i) f(i)的数量是包含了i本身的,i也是i的倍数),那我们肯定可以知道以这个数字i为第一位,i的倍数为第二位组成的有序二元组的数量是多少,其实也就是 i ∗ ( f ( i ) − 1 ) i*(f(i)-1) i(f(i)1),(减去1是因为f(i)里已经被选了一个i作为二元组的第一位)。

那有序二元组的总数的求法其实就可以枚举每一个因子 i i i,然后去乘以这个因子的倍数的数量 f ( i ) f(i) f(i)

因此我们这里约定接下来出现的所有 f ( i ) f(i) f(i)都是表示以i为因子的数字的总数, c n t ( i ) cnt(i) cnt(i)表示 i i i出现的次数。

由于数组中整数范围从1到100000,即因子大小也是这个范围,那么就可以得到数组中有序二元组的数量 a n s 2 = ∑ i = 1 100000 c n t ( i ) ∗ ( f ( i ) − 1 ) ans2 = \sum_{i=1}^{100000}cnt(i)*(f(i)-1) ans2=i=1100000cnt(i)(f(i)1)。(对于cnt(i)个i来说当第一位都是从f(i)里拿了一个数字出来当第一位,那f(i)里的选择是少一个的,因此乘法的时候f(i)要减1)

举个例子帮助理解有序二元组总数的计算

n为6
下一行为数组元素
1 1 2 3 4 6
其中
约定f(i)表示以i为因子的数字的总数,cnt(i)表示i出现的次数。
i = 1, cnt(1) = 2, f(1) = 6
i = 2, cnt(2) = 1, f(2) = 3
i = 3, cnt(3) = 1, f(3) = 2
i = 4, cnt(4) = 1, f(4) = 1
i = 5, cnt(5) = 0, f(5) = 0
i = 6, cnt(6) = 1, f(5) = 1
i = 7, cnt(7) = 0, f(7) = 0........ i = 100000, cnt(100000) = f(100000) =0
有序二元组的总数就是2*5+1*2+1*1+1*0+0*(-1)+1*0+0*(-1)+...+0*0 = 13
2.有序四元组的计算

由上述的1.有序二元组的计算中可以得到有序二元组的数量 a n s 2 = ∑ i = 1 100000 c n t ( i ) ∗ ( f ( i ) − 1 ) ans2 = \sum_{i=1}^{100000}cnt(i)*(f(i)-1) ans2=i=1100000cnt(i)(f(i)1),那么由这些有序二元组中任意取出两个进行排列,必然可以得到四元组的数量,只是得到的四元组中可能有不符合条件的四元组。
由二元组数量ans2可以得到四元组数量 a n s = a n s 2 ∗ ( a s n 2 − 1 ) ans=ans2*(asn2-1) ans=ans2(asn21),就是ans2里取出两个元素做排列。

假设通过有序二元组中两个不重复的 ( i , k ) 和 ( j , l ) ( i 和 k 不同时分别等于 j 和 l ) (i,k)和(j,l)(i和k不同时分别等于j和l) (i,k)(j,l)(ik不同时分别等于jl)生成了ans个四元组 ( i , j , k , l ) (i,j,k,l) (i,j,k,l)
根据其四元组数量得到的方法来看,其中不合法的四元组有四类(1中算得的二元组必然是合法的,即 对于 ( i , k ) 和 ( j , l ) 有 i ≠ k 和 j ≠ l 对于(i,k)和(j,l)有i\neq{k}和j\neq{l} 对于(i,k)(j,l)i=kj=l):

  • i = j i=j i=j时,此时必不可能 k = l k=l k=l(由于计算四元组时取出的是两个不同二元组的排列)的四元组
  • k = l k=l k=l时,此时必不可能 i = j i=j i=j(原因与上种情况相同)的四元组
  • i = l i=l i=l时,由二元组前者为后者因子得,有 a j < = a l = a i < = a k a_j<=a_l=a_i<=a_k aj<=al=ai<=ak此时包含了 a j < = a k a_j<=a_k aj<=ak的四元组
  • k = j k=j k=j时,有 a i < = a k = a j < = a l a_i<=a_k=a_j<=a_l ai<=ak=aj<=al此时包含了 a i < = a l a_i<=a_l ai<=al的四元组

接下来就正式要进行分析容斥的部分,也就是最难计算对的部分了。

前两部分即 i = j i=j i=j时和 k = l k=l k=l时得到的四元组必然没有交集,这是由于一个是第一位的下标相等,第二位不等;另一个则是第一位下标不等,第二位相等,他们两个情况之间是不存在交集的。

现在就是容斥的分析重点了,后两部分即 i = l i=l i=l时和 k = j k=j k=j时得到的四元组是有交集的,这个交集就是两种情况下都会出现 a i = a j = a k = a l a_i=a_j=a_k=a_l ai=aj=ak=al的情况,而这种情况产生的交集是 i = l 且 k = j i=l且k=j i=lk=j,这个交集在处理的时候是会被处理两次的,我们在处理总数时会减去他两次但其实我们只用总数减去这个交集一次,所以我们要加上一次 a i = a j = a k = a l a_i=a_j=a_k=a_l ai=aj=ak=al的情况的四元组的数量。

上面说后两部分即 i = l i=l i=l时和 k = j k=j k=j时得到的四元组只会出现 a i = a j = a k = a l a_i=a_j=a_k=a_l ai=aj=ak=al i = l 且 k = j i=l且k=j i=lk=j时的交集,如果还是不理解可以这样来看:
由整除关系可知, i = l i=l i=l的部分有 a j < = a l = a i < = a k a_j<=a_l=a_i<=a_k aj<=al=ai<=ak,可以看成 a j = a k = a i = a l 和 a j < a k a_j=a_k=a_i=a_l和a_j<a_k aj=ak=ai=alaj<ak的四元组
同理, k = j k=j k=j的部分有 a i < = a k = a j < = a l a_i<=a_k=a_j<=a_l ai<=ak=aj<=al此时包含了 a i = a l = a k = a j 和 a i < a l a_i=a_l=a_k=a_j和a_i<a_l ai=al=ak=ajai<al的四元组
显然, i = l i=l i=l时, a j < a k 即 j ≠ k a_j<a_k即j\neq{k} aj<akj=k的四元组与k=j时的四元组无交集, k = j k=j k=j a i < a l 即 i ≠ l a_i<a_l即i\neq{l} ai<ali=l的四元组与 i = l i=l i=l时的四元组无交集,只有 a i = a j = a k = a l 即此时出现 i = l 且 k = j a_i=a_j=a_k=a_l即此时出现i=l且k=j ai=aj=ak=al即此时出现i=lk=j时出现交集。

那么后两部分即 i = l i=l i=l时和 k = j k=j k=j时和前两部分即 i = j i=j i=j时和 k = l k=l k=l时有没有交集呢?首先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不可能出现 i = j 且 k = l i=j且k=l i=jk=l的情况,其次,由我们从二元组去计算四元组的方法角度来看当 i = j 时必然有 i ≠ k 和 l ≠ j 即 l ≠ i 和 k ≠ j i=j时必然有i\neq{k}和l\neq{j}即l\neq{i}和k\neq{j} i=j时必然有i=kl=jl=ik=j从中可知 i = j i=j i=j时与后两部分就已经没有了交集,同理可知 k = l k=l k=l时也是和后两部分没有交集的,因此前两部分和后两部分是没有交集的。所以这里用到容斥的地方只有一个,就是后两部分中的 i = l 且 k = j i=l且k=j i=lk=j的情况

好了,分析完了通过二元组计算所得四元组中的非法部分之间的关系,那么我们就可以去统计非法部分的具体数量了。

3.非法四元组的计算

2.有序四元组的计算中可知
其计算的有序四元组 ( i , j , k , l ) (i,j,k,l) (i,j,k,l)数量中不合法的四元组有四类:

  • i = j i=j i=j时,此时必不可能 k = l k=l k=l(由于计算四元组时取出的是两个不同二元组的排列)的四元组
  • k = l k=l k=l时,此时必不可能 i = j i=j i=j(原因与上种情况相同)的四元组
  • i = l i=l i=l时,由二元组前者为后者因子得,有 a j < = a l = a i < = a k a_j<=a_l=a_i<=a_k aj<=al=ai<=ak此时包含了 a j < = a k a_j<=a_k aj<=ak的四元组
  • k = j k=j k=j时,有 a i < = a k = a j < = a l a_i<=a_k=a_j<=a_l ai<=ak=aj<=al此时包含了 a i < = a l a_i<=a_l ai<=al的四元组
    且其中只有第三部分和第四部分有交集 i = l 且 k = j i=l且k=j i=lk=j的情况

我们通过排列组合的方法直接计算非法四元组数量:
第一部分的计算我们通过计算 ( i , i , k , l ) (i,i,k,l) (i,i,k,l)的排列,即计算在cnt(i)中取三个数字做排列的数量是多少,数量为: ∑ i = 1 100000 c n t ( i ) ∗ ( f ( i ) − 1 ) ∗ ( f ( i ) − 2 ) \sum_{i=1}^{100000}cnt(i)*(f(i)-1)*(f(i)-2) i=1100000cnt(i)(f(i)1)(f(i)2)

第二部分的计算我们通过计算 ( i , j , k , k ) (i,j,k,k) (i,j,k,k)的排列,在计算第二部分的时候发现如果我们知道k作为倍数时,数组中有多少个数是k的因子可以方便计算,因此我们可以统计一下数组中有多少数字是k的因子,记为 g ( k ) g(k) g(k),那么计算得数量为: ∑ k = 1 100000 c n t ( k ) ∗ ( g ( k ) − 1 ) ∗ ( g ( k ) − 2 ) \sum_{k=1}^{100000}cnt(k)*(g(k)-1)*(g(k)-2) k=1100000cnt(k)(g(k)1)(g(k)2)

第三部分的计算我们通过计算 ( i , j , k , i ) (i,j,k,i) (i,j,k,i),即cnt(i)里取一个数i,k从i的倍数f(i)里取,j从i的因数个数g(i)里取,得数量为: ∑ i = 1 100000 c n t ( i ) ∗ ( f ( i ) − 1 ) ∗ ( g ( i ) − 1 ) \sum_{i=1}^{100000}cnt(i)*(f(i)-1)*(g(i)-1) i=1100000cnt(i)(f(i)1)(g(i)1)

第四部分的计算我们通过计算 ( i , k , k , l ) (i,k,k,l) (i,k,k,l),与三的方法类似计算,得数量为: ∑ k = 1 100000 c n t ( k ) ∗ ( g ( k ) − 1 ) ∗ ( f ( k ) − 1 ) \sum_{k=1}^{100000}cnt(k)*(g(k)-1)*(f(k)-1) k=1100000cnt(k)(g(k)1)(f(k)1)
可知第三部分和第四部分计算得到的数量相同

最后处理一下第三部分和第四部分的交集 i = l 且 k = j i=l且k=j i=lk=j的情况,可知计算的四元组为 ( i , k , k , i ) (i,k,k,i) (i,k,k,i),此时有 a i = a j = a k = a l a_i=a_j=a_k=a_l ai=aj=ak=al即从 c n t ( i ) cnt(i) cnt(i)中取出两个数字排列,得数量为 ∑ i = 1 100000 c n t ( i ) ∗ ( c n t ( i ) − 1 ) \sum_{i=1}^{100000}cnt(i)*(cnt(i)-1) i=1100000cnt(i)(cnt(i)1)

4.符合答案的有序四元组的计算

约定在数组中 i 的数量为 c n t ( i ) , i 有 f ( i ) 个数字作为倍数 , i 有 g ( i ) 个数字作为因子 i的数量为cnt(i),i有f(i)个数字作为倍数,i有g(i)个数字作为因子 i的数量为cnt(i)if(i)个数字作为倍数,ig(i)个数字作为因子
3.非法四元组的计算可得符合答案的有序四元组数量ans的计算公式:
a n s 2 = ∑ i = 1 100000 c n t ( i ) ∗ ( f ( i ) − 1 ) ans2=\sum_{i=1}^{100000}cnt(i)*(f(i)-1) ans2=i=1100000cnt(i)(f(i)1)
a n s = a n s 2 ∗ a n s 2 − ∑ i = 1 100000 c n t ( i ) ∗ ( f ( i ) − 1 ) ∗ ( f ( i ) − 2 ) − ∑ i = 1 100000 c n t ( i ) ∗ ( f ( i ) − 1 ) ∗ ( f ( i ) − 2 ) − 2 ∑ i = 1 100000 c n t ( i ) ∗ ( f ( i ) − 1 ) ∗ ( g ( i ) − 1 ) + ∑ i = 1 100000 c n t ( i ) ∗ ( c n t ( i ) − 1 ) ans=ans2*ans2-\sum_{i=1}^{100000}cnt(i)*(f(i)-1)*(f(i)-2)-\sum_{i=1}^{100000}cnt(i)*(f(i)-1)*(f(i)-2)-2\sum_{i=1}^{100000}cnt(i)*(f(i)-1)*(g(i)-1)+\sum_{i=1}^{100000}cnt(i)*(cnt(i)-1) ans=ans2ans2i=1100000cnt(i)(f(i)1)(f(i)2)i=1100000cnt(i)(f(i)1)(f(i)2)2i=1100000cnt(i)(f(i)1)(g(i)1)+i=1100000cnt(i)(cnt(i)1)

注意:
1.那么接下来就可以写代码了,但是这边考虑一下极限情况就可以发现1e5个1,那答案就是 A 100000 4 = 1 0 5 ∗ ( 1 0 5 − 1 ) ∗ ( 1 0 5 − 2 ) ∗ ( 1 0 5 − 3 ) A_{100000}^4=10^5*(10^5-1)*(10^5-2)*(10^5-3) A1000004=105(1051)(1052)(1053)这个结果就当做 1 0 20 10^{20} 1020,这个肯定是爆long long的,这边我感觉过程计算可以用double或者__int128进行,也不知道蓝桥杯支不支持__int128,反正接下来的代码就用__int128来写。
2.在获得 f ( i ) 和 g ( i ) f(i)和g(i) f(i)g(i)时可以利用调和级数进行统计,调和级数 1 + 1 2 + 1 3 + . . . + 1 n 1+{1\over2}+{1\over3}+...+{1\over n} 1+21+31+...+n1他是近似于 l n ( n ) ln(n) ln(n)级别的,因此这也可得时间复杂度差不多在 O ( n l o g ( n ) ) O(nlog(n)) O(nlog(n))级别。

题目容斥解法代码

#include<bits/stdc++.h>
using namespace std;

typedef __int128 ll;
const int N = 1e5 + 10;
//约定在数组中i的数量为cnt(i),i有f(i)个数字作为倍数,i有g(i)个数字作为因子
ll cnt[N], f[N], g[N];

void print(ll x){
    if(x > 9)print(x/10);
    putchar(x%10+'0');
}

  

int main(){
    int n;
    cin >> n;
    for(int i = 1; i <= n; i++){
        int a;
        cin >> a;
        cnt[a]++;
    }
    for(int i = 1; i < N; i++){
        for(int j = i; j < N; j+=i){
            //f[i]为i的倍数个数
            f[i] += cnt[j];
            //g[j]为j的因子个数
            g[j] += cnt[i];
        }
    }
    //计算二元组
    ll ans = 0;
    for(int i = 1; i < N; i++){
        ans += cnt[i]*(f[i]-1);
    }
    
    //计算四元组数量
    ans = ans*(ans-1);
    //减去非法四元组(i,j,k,l)数量
    //i==j
    for(int i = 1; i < N; i++){
        ans -= cnt[i]*(f[i]-1)*(f[i]-2);
    }
    //k==l
    for(int i = 1; i < N; i++){
        ans -= cnt[i]*(g[i]-1)*(g[i]-2);
    }
    //i==l,j==k
    for(int i = 1; i < N; i++){
        ans -= 2*cnt[i]*(f[i]-1)*(g[i]-1);
    }
    //加回多减的交集
    for(int i = 1; i < N; i++){
        ans += cnt[i]*(cnt[i]-1);
    }
    print(ans);
    return 0;
}

试题 G: 零食采购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题目解法

这题考场上是有点想法的,我是先统计每个结点到根节点能买到的零食种类和数量,对于任意两个节点s,t去求最近公共祖先,那两节点能买到的零食种类数量其实就是sum[s]+sum[t]-2*sum[lca(s,t)]+c[lca(s,t)]

当然这个sum只是抽象的描述几种种类和各种类的数量,具体写法我是用一个sum[N][20]去枚举的,不知道行不行,虽然是O(qlog(n)),但好像时间可能也会有点超也说不定,之后再补我赛场上写的代码吧,有更好的解法也可以说下。

代码

#include<bits/stdc++.h>
using namespace std;


const int N = 1e5+10;
//dep为深度,fa[i][j]为i点向上跳2^j个结点所能到达的结点,sum[i][j]表示i结点到根节点的路上j种类零食的数量
int c[N], dep[N], fa[N][21], sum[N][21];
vector<int>g[N];

  
void dfs(int u, int f){
    fa[u][0] = f;
    dep[u] = dep[f] + 1;
    sum[u][c[u]]++;
    for(int i = 1; i <= 20; i++){
        sum[u][i] += sum[f][i];
        fa[u][i] = fa[fa[u][i-1]][i-1];
    }
    for(auto v:g[u]){
        if(v == f)continue;
        dfs(v, u);
    }
}

  

int lca(int x, int y){
    //默认x深度低,即x在y上边
    if(dep[x] > dep[y])swap(x, y);
    int tmp = dep[y] - dep[x];
    for(int i = 0; i <= 20; i++){
        if(tmp & (1 << i))
            y = fa[y][i];
    }
    if(x == y)return x;
    //在两个分支上
    for(int i = 20; i >= 0; i--){
        if(fa[x][i] != fa[y][i]){
            x = fa[x][i];
            y = fa[y][i];
        }
    }
    return fa[x][0];
}

  
int main(){
    //输入数据
    int n, q;
    cin >> n >> q;
    for(int i = 1; i <= n; i++){
        cin >> c[i];
    }
    for(int i = 1; i < n; i++){
        int u, v;
        cin >> u >> v;
        g[u].push_back(v);
        g[v].push_back(u);
    }
    //预处理
    dfs(1, 0);
    while(q--){
        int s, t;
        cin >> s >> t;
        int fst = lca(s, t);
        int res[21] = {0};
        for(int i = 1; i <= 20; i++){
            res[i] = sum[s][i] + sum[t][i] - 2*sum[fst][i];
        }
        res[c[fst]]++;
        int ans = 0;
        for(int i = 1; i <= 20; i++)
            if(res[i])ans++;
        cout << ans << endl;
    }
    return 0;
}

试题 H: 封印宝石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题目解法

考场上没怎么看这题,没什么思路,之后补题吧。


题解看的一个大佬发的贪心线段树代码。。。
参考解法链接:第15届蓝桥杯大学A组C++题解

贪心解法

题目大意:给定 n n n个数 a 1 , a 2 , . . . , a n a_1,a_2,...,a_n a1,a2,...,an,并且给定一个长度k,要求从 a a a数组转变成的 b b b数组字典序最大且任意 b i 和 b i + 1 若都不为 − 1 则不允许相同 b_i和b_{i+1}若都不为-1则不允许相同 bibi+1若都不为1则不允许相同,转变方法为:对任意 b i b_i bi只能从后面k个数中,即 a i , a i + 1 , . . . , a m i n ( i + k , n ) a_i,a_{i+1},...,a_{min(i+k,n)} ai,ai+1,...,amin(i+k,n)中选取一个,若选取的为其中的 a j ( i < = j < = i + k ) a_j(i<=j<=i+k) aj(i<=j<=i+k),则 k k k会变成 k − ( j − i ) k-(j-i) k(ji)(k会在b的选择中不断更新),且被选取后的数组不再允许被选取;若 b i b_i bi不进行选取,则 b i = − 1 b_i=-1 bi=1。由此输出 b b b的最大字典序。

字典序的比较:显然此时比较的b数组长度都相等, b = [ 1 , 2 , 3 , 4 , 5 ] b={[1,2,3,4,5]} b=[1,2,3,4,5]大于 b = [ 1 , 2 , 3 , − 1 , 6 ] b={[1,2,3,-1,6]} b=[1,2,3,1,6],从左往右只要有一位大的数组则较大。

因为按照字典序比较的原因,我们可以选择贪心的解法,贪心的从高位到低位即从 b 1 b_1 b1 b n b_n bn去选择每一位的最大值或次大值。
对于每一次选择可能有不同的 k k k(注意这里所描述的k不是给的初值,是不断更新的),贪心选择 b i b_i bi的方式为:
1.区间 ( i , m i n ( i + k , n ) ) (i,min(i+k,n)) (i,min(i+k,n)),若 a i , a i + 1 , . . . , a m i n ( i + k , n ) a_i,a_{i+1},...,a_{min(i+k,n)} ai,ai+1,...,amin(i+k,n)中下标最小的最大值 a j a_j aj b i − i b_{i-i} bii的值不同则选择下标最小的最大值 a j a_j aj,更新k,标记 a j a_j aj已经被选择。(选下标最小是为了尽量使k的消耗小,可以使之后的选择更优)
2…区间 ( i , m i n ( i + k , n ) ) (i,min(i+k,n)) (i,min(i+k,n)),若 a i , a i + 1 , . . . , a m i n ( i + k , n ) a_i,a_{i+1},...,a_{min(i+k,n)} ai,ai+1,...,amin(i+k,n)中下标最小的最大值与 b i − i b_{i-i} bii的值相同,其中下标最小的次大值 a j 2 a_{j2} aj2 b i − i b_{i-i} bii的值不同则选择 a j 2 a_{j2} aj2,更新k,标记 a j 2 a_{j2} aj2已经被选择。
3.若最大值和次大值都没有,就说明区间内的数已经都被选完了, b i b_i bi为-1。
由此方法贪心得到的b数组的字典序必然是最大的,也就是答案了。

举个例子:

7 8
8 7 9 5 6 9 5
七个数字,k=8
1.区间为(i,min(i+k,n))
从a1到a7中选择最近的最大值a3=9
b1=9,k=8-(3-1)=6
8 7 9(已选择) 5 6 9 5
2.
因为要求相邻不同,则从a2到a7中选择最近的次大值a2=7
b2=7,k=6-(2-2)=6
8 7(已选择) 9(已选择) 5 6 9 5
3.
从a3到a7中选择最近的最大值a6=9
b3=9,k=6-(6-3)=3
8 7(已选择) 9(已选择) 5 6 9(已选择) 5
4.
从a4到a7中选择最近的最大值a5=6
b4=6,k=3-(5-4)=2
8 7(已选择) 9(已选择) 5 6(已选择) 9(已选择) 5
5.
从a5到a7中选择最近的最大值a7=5
b5=5,k=2-(7-5)=0
8 7(已选择) 9(已选择) 5(已选择) 6 9(已选择) 5(已选择)
6.
从a6到a6中选择最近的最大值,已被选择
b6=-1,k=0
8 7(已选择) 9(已选择) 5(已选择) 6 9(已选择) 5(已选择)
7.
从a7到a7中选择最近的最大值,已被选择
b7=-1,k=0
8 7(已选择) 9(已选择) 5(已选择) 6 9(已选择) 5(已选择)

由此得到最大字典序b={9,7,9,6,5,-1,-1}

当然如果是利用上述的思想的话,这题的难度并不只在于题目的理解,贪心的方法,而更在于区间的维护上:区间的查询,区间的修改等等操作上。
利用这种方法其实就是相当于在做n次区间查询最大值和次大值,并且伴随着单点修改。采用线段树来进行单点修改和区间查询,时间复杂度在 O ( n l o g n ) O(nlogn) O(nlogn)
线段树学习链接:线段树-OI Wiki

贪心线段树代码

#include<bits/stdc++.h>
using namespace std;
  

const int N = 1e5+10;
//定义线段树结点维护最大值和次大值
//maxw为最大值,maxn为最大值的下标
//maxw2为次大值,maxn2为次大值的下标
struct node{
    int maxw,maxn,maxw2,maxn2;
}t[4*N];//线段树建树需4倍空间
int a[N], b[N];
  

//方便维护,定义max()函数方便维护结点信息
struct node max(struct node p1, struct node p2){
    struct node ans;
    //维护区间内下标最小的最大值和次大值信息
    //维护最大值
    if(p1.maxw > p2.maxw){
        ans.maxw = p1.maxw,ans.maxn = p1.maxn;
        //维护次大值
        //p1最大值大于p2时,比较p1次大值和p2最大值
        if(p1.maxw2>p2.maxw){
            ans.maxw2=p1.maxw2,ans.maxn2=p1.maxn2;
        }
        else if(p1.maxw2 < p2.maxw){
            ans.maxw2=p2.maxw,ans.maxn2=p2.maxn;
        }
        else{
            ans.maxw2=p1.maxw2,ans.maxn2=min(p1.maxn2,p2.maxn);
        }
    }
    else if(p1.maxw < p2.maxw){
        ans.maxw = p2.maxw,ans.maxn = p2.maxn;
        //维护次大值
        //p1最大值小于p2时,比较p2次大值和p1最大值
        if(p2.maxw2>p1.maxw){
            ans.maxw2=p2.maxw2,ans.maxn2=p2.maxn2;
        }
        else if(p2.maxw2 < p1.maxw){
            ans.maxw2=p1.maxw,ans.maxn2=p1.maxn;
        }
        else{
            ans.maxw2=p2.maxw2,ans.maxn2=min(p2.maxn2,p1.maxn);
        }
    }
    else{
        //当两个最大值相同的时候
        //比较两个次大值,确保次大值和最大值不同
        ans.maxw = p1.maxw,ans.maxn = p1.maxn;
        if(p1.maxw2 < p2.maxw2){
            ans.maxw2=p2.maxw2,ans.maxn2=p2.maxn2;
        }
        else if(p1.maxw2 > p2.maxw2){
            ans.maxw2=p1.maxw2,ans.maxn2=p1.maxn2;
        }
        else{
            ans.maxw2=p1.maxw2,ans.maxn2=min(p1.maxn2,p2.maxn2);
        }
    }
    return ans;
}

//建树
void build(int l, int r, int m){//l,r左右区间,m为当前节点编号
    if(l==r){
        t[m].maxw=a[l];
        t[m].maxn=l;
        return;
    }
    int mid = (l+r)/2;
    build(l, mid, 2*m);//左子节点
    build(mid+1, r, 2*m+1);//右子节点
    //由左右子树向上传递最大值信息
    t[m] = max(t[2*m],t[2*m+1]);
}

//查找区间内满足答案
struct node getsum(int L, int R, int l, int r, int m){
    //[L,R]为查询区间,[l,r]为查找过程中当前节点包含区间,m为当前节点编号
    if(l >= L && r <= R){
        return t[m];
    }
    int mid = l + (r-l)/2;
    struct node ans={};
    //左儿子代表区间[l,mid]与查询区间[L,R]有交集,则递归查询左儿子
    if(mid >= L)
        ans = max(ans, getsum(L,R,l,mid,2*m));
    //右儿子代表区间[mid+1,r]与查询区间[L,R]有交集,则递归查询右儿子
    if(mid < R)
        ans = max(ans, getsum(L,R,mid+1,r,2*m+1));
    return ans;
}


//单点更新
void update(int l, int r, int x, int m){
    if(l == r){
        t[m] = {};
        return;
    }
    int mid = (l+r)/2;
    //左儿子代表区间[l,mid]与查询区间[x,x]有交集,则递归查询左儿子
    if(mid >= x)
        update(l, mid, x, 2*m);
    //右儿子代表区间[mid+1,r]与查询区间[x,x]有交集,则递归查询右儿子
    if(mid < x)
        update(mid+1, r, x, 2*m+1);
    t[m] = max(t[2*m], t[2*m+1]);
}
  

int main(){
    //输入数据
    int n,k;
    cin >> n >> k;
    for(int i = 1; i <= n; i++){
        cin >> a[i];
    }
    //建树
    build(1,n,1);
    for(int i = 1; i <= n; i++){
        struct node p = getsum(i, i+k, 1, n, 1);
        //前一个数字和现在的最大值不相同
        if(b[i-1] != p.maxw){
            //若存在最大值
            if(p.maxw){
                b[i] = p.maxw;
                k -= p.maxn - i;
                update(1, n, p.maxn, 1);
            }
            else{//没有最大值了,也就是没有可以选择的数字了
                b[i] = -1;
            }
        }
        else{//前一个数字和现在的最大值相同
            //选择次大值,若存在次大值
            if(p.maxw2){
                b[i] = p.maxw2;
                k -= p.maxn2 - i;
                update(1, n, p.maxn2, 1);
            }
            else{
                b[i] = -1;
            }
        }
    }
    //输出答案
    for(int i = 1; i <= n; i++){
        cout << b[i] << ' ';
    }
    cout << endl;
    return 0;
}

代许可以直接看上面链接里大佬的代码,写的比我这个写的更加简洁易懂吧。
其实说实话,虽然我没学过线段树,但这好像就是最最基础的线段树的使用,也是最简单的单点修
改和区间查询,也可能是大佬的理解比较深刻,代码写的简单吧,或许这道题甚至可以当做线段树入门题加深理解吧。。。

总结

一道题可能也有很多解法,但我这边也不再记录了,补题就这样算补完了吧。。。
其实也没什么好总结的,这些题目赛场上想不出来那就是想不出来,接触的知识点无论是广度还是深度其实都不够,就算想出来了一些题目,但代码打错了,那也是说明水平确实不够,细节考虑不到位,虽然OI赛制确实恶心人,但确实反映了一些问题吧。。。
其实还是收获很多的,希望自己以后写题目也能像这次蓝桥杯比赛后一样坚持补题吧,毕竟这种算法比赛代码水平的提高还是在于补题嘛。。。

最后预祝大家蓝桥杯获得理想成绩吧。

版权声明:本文为博主原创文章,遵循 CC 4.0 BY-SA 版权协议,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blog.csdn.net/student_zjk/article/details/137776774

智能推荐

java 常用的解析工具_有没有什么软件可以解读java语言-程序员宅基地

文章浏览阅读452次。这里介绍两种 java 解析工具。第一种:java 解析 html 工具 jsoup第二种: java 解析 XML 工具 Dom4jjsoupjsoup是一个用于处理真实HTML的Java库。它提供了一个非常方便的API,用于提取和操作数据,使用最好的DOM,CSS和类似jquery的方法。官网:https://jsoup.org/下载:https://jsoup.org..._有没有什么软件可以解读java语言

【.Net码农】RDLC报表显示外部图片方法_rdlc 外部图片 不清晰-程序员宅基地

文章浏览阅读1.8k次。工作时的总结,希望以后不要再犯!!! 在Windows窗体设计上进行必要条件:(需要使用下面的控件)代码设置:this.reportViewer1.LocalReport.EnableExternalImages = true; // RDLC报表显示本地图片必须设置(默认是关闭) 下面方法需要在设计RDLC上进行**********_rdlc 外部图片 不清晰

隐马尔科夫模型(HMM)学习笔记二-程序员宅基地

文章浏览阅读459次。  这里接着学习笔记一中的问题2,说实话问题2中的Baum-Welch算法编程时矩阵转换有点烧脑,开始编写一直不对(编程还不熟练hh),后面在纸上仔细推了一遍,由特例慢慢改写才运行成功,所以代码里面好多处都有print。  笔记一中对于问题1(概率计算问题)采用了前向或后向算法,根据前向和后向算法可以得到一些后面要用到的概率与期望值。一、问题2..._π的导数为什么是1

动态给select下拉框添加option_ie动态添加option-程序员宅基地

文章浏览阅读2w次,点赞6次,收藏17次。方法很多:1.JQuery的方法:///先定义一个数组 var data=new Array();///然后.............给数组data赋值 ............///最后把数组的值写入下拉框for(var j=0;j&lt;data.length;j++) $("#selectId").append("&lt;option val..._ie动态添加option

在ubuntu 11.10 加入fb0 并且正常显示图片_ubuntu使用dev/fb-程序员宅基地

文章浏览阅读2.4k次。我用的系统是虚拟机下的ubuntu 11.10最近在做视频方面的研究,初步采用 framebuffe用来显示采集视频,可是查看时却不存在/dev/fb0在网上得到建议是用下面命令添加就可以,即:mknod /dev/fb0 c 29 0该命令执行后,肯定能够在/dev目录下产生fb0节点,可是这样产生的fb0却是不能够用的。所以好几天我尝试找出应该怎么解决,今天看了下面一个文章,经_ubuntu使用dev/fb

mybatis插入date类型_Java使用Mybatis插入Mysql数据库时间跟取出的时间不一致的解决办法...-程序员宅基地

文章浏览阅读1.8k次。通过下面的步骤,就可以完全解决java插入mysql数据库时间以后再取出的的时间跟插入时的时间不一致,或者丢失了毫秒数的问题,或者插入数据库前的时间转为Long的值跟取出的时间转为的long值不一致的问题。。1.类的属性类型首先需要注意的是,Java中的实体类中的 这个时间属性的类型需要是Timestamp类型,例如:privateTimestampcreateTime;//创建时间除此之..._java mybitspus 日期格式插入数据库变动了

随便推点

Git信息泄露利用工具推荐_哪个网站可以git泄露-程序员宅基地

文章浏览阅读2.9k次。1、https://github.com/UnkL4b/GitMiner2、https://github.com/mschwager/gitem3、https://github.com/repoog/GitPrey4、https://github.com/ezekg/git-hound5、https://github.com/dxa4481/truffleHog6、https:..._哪个网站可以git泄露

python_tkinter_Entry限制输入数字小数点,break很关键_tkinter 输入框限定数字数字-程序员宅基地

文章浏览阅读2.1k次。python_tkinter_Entry限制输入数字小数点,break很关键import tkinter as tkdef f(a): l =list(e1.get()) for i in range(len(l)-1,-1,-1): if not(48 <= ord(l[i]) <= 57 or ord(l[i]) == 46): ..._tkinter 输入框限定数字数字

arcgis拓扑与修复_拓扑修复-程序员宅基地

文章浏览阅读8.5k次,点赞4次,收藏40次。arcgis拓扑与修复arcgis制图中,经常会出现拓扑错误,比如面面重叠、面面有空隙、悬挂点等等。在此记录检查拓扑错误并修复的方法。1.建立拓扑拓扑需要在gdb中的要素数据集中建立,而且需要与所需要修复的矢量文件坐标系一致。下图为所需要建立拓扑的shp文件。建立一个gdb,并在gdb中建立一个要素数据集。在要素数据集中,新建拓扑并建立拓扑规则。这里要处理面图层的面面重叠和面面有空隙,选择相应的规则即可。建立拓扑后,把拓扑拖入gis中即可。2.处理异常这里选择处理异常的方式适用于精度_拓扑修复

oracle中null值问题以及滤空函数(nvl)_oracle select null-程序员宅基地

文章浏览阅读3k次。1、select语句中的null问题:(1)包含null的表示式都为null(2)null永远不等于null(3)如果集合中含有null,不能使用not in,但可以使用innot in相当于<>all举例解释:a not in(3,4,null)相当于a!=3 and a!=4 and a!=null,a!=null永远为false(4)null值在order..._oracle select null

基于windows文件共享服务器,windows文件共享服务器-程序员宅基地

文章浏览阅读644次。windows文件共享服务器 内容精选换一换文件系统创建完成后,用户需在客户端挂载文件共享,在本地共享目录和CSG的文件共享建立映射,通过操作本地的目录实现对CSG共享目录的操作,实现数据实时上云管理。本章节主要介绍在Windows Server 2008客户端挂载NFS文件共享的操作指导。不同操作系统安装NFS客户端的命令不同,已明确服务器操作系统类型为Windows。已在CSG华为云帮助中心,..._windows共享服务器

图网络embeding transE及node2vec方法_node2vec计算知识图谱三元组-程序员宅基地

文章浏览阅读1k次。1、 transE 表示学习知识图谱中的事实是用三元组 (h,l,t)(h,l,t)(h,l,t) 表示的,那么如何用低维稠密向量来表示它们,才能得到这种依赖关系呢?transE算法的思想非常简单,它受word2vec平移不变性的启发,希望h+l≈t参考:https://github.com/Anery/transEimport codecsimport randomimport mathimport numpy as npimport copyimport timeentity2id _node2vec计算知识图谱三元组